十八大報告,一句“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斗”,引起了代表們的熱烈討論和社會的廣泛關注,也引起了湄潭50萬茶城兒女,一萬四千多名共產黨員的共鳴。從十六大提出“建設”到十八大提出“建成”,一字之差,體現了黨的信心與決心、責任和使命、承諾和諾言,說明了黨的根基更牢,人民群眾生活水平更高、幸福指數更強。
從“建設”到“建成”,體現了執政黨的信心與決心,說明了黨組織在人民群眾中的根基更加牢固。“信心比黃金更重要”這是溫總理在08年金融危機時候的暖人話語。十八大報告表明了我們黨有信心、有決心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因為我們黨有8260.2萬黨員鞠躬盡瘁,有13億人民群眾作堅強后盾。黨的根基牢固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根本保障。湄潭縣以加強村黨組織為核心的村級組織配套建設,不斷增強農村基層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先后投入資金1790余萬元,新(改)建村級辦公樓109棟,實現了村村都有辦公陣地的目標,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得到充分發揮,為農村經濟和社會發展提供堅強組織保證。
從“建設”到“建成”,體現了執政黨應該擔負起的責任和使命,說明了人民群眾對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殷切希望。在服務型黨組織創建過程中,堅持“三服務、兩滿意”是我們的重中之重,作為一名共產黨員,要時時刻刻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的宗旨。“居民收入倍增”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量化特征。湄潭縣按照“路興產業、產業興路”的總體思路,先后投入資金2億多元,新(改)建公路1100多公里,實現了鄉鄉通油路、村村通公路的發展目標,開展了以“四在農家”為載體,以產業化建設為支撐、以村莊整治為重點、以黔北民居新村建設為標志的新村示范點建設,并結合農村危房改造工作,把新農村建設推向深入,把提高人民群眾生活水平領入高潮。
從“建設”到“建成”,體現了執政黨的莊嚴承諾,說明了人民群眾對幸福指數不斷攀升的真誠追求。“走,到湄潭當農民去!”一句淳樸的話,呈現了湄潭百姓安居樂業、欣欣向榮的可喜局面,表達了湄潭人群對黨最真感恩之情。精神文明建設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的內在要求。近年來,湄潭縣結合新農村發展要求,不斷加強農村精神文明陣地建設,全縣現有農民文化團體110個5000余人,農民群眾文明意識明顯增強,進一步弘揚了尊老愛幼、鄰里和睦、助人為樂等傳統美德。利用花燈、快板、歌舞、詩歌等載體宣傳黨的方針政策,廣泛開展“文明村寨”、“十星級文明戶”、“和諧家庭”等評選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