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報告把教育放在改善民生和加強社會建設之首,提出要“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這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對教育事業的重視,對優先發展教育的決心。那么,什么是“人民滿意的教育”?怎樣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結合教育教學實踐,談談自己的看法,以拋磚引玉。
一、什么是“人民滿意的教育”
1.“人民滿意的教育”應是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權”的教育。不可否認,經過全黨全社會的不懈努力,到2011年,全面實現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和掃除青壯年文盲的“兩基”目標已經實現,這是我國教育發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但是,義務教育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依然突出,由于歷史的原因以及地區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我國一些地方的區域之間、城鄉之間、學校之間的教育發展水平存在較大差距。許多孩子雖然享受到了教育權利,卻不能在同一片藍天下,享受同等的關注和同等質量的教育。
2.“人民滿意的教育”應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教育。現在,我國社會正從生存型消費進入發展型消費階段,人民群眾對接受良好教育的愿望更加強烈,對教育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可我們的教育教學質量遠遠不能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不能適應人全面發展的需要。例如,一些中小學生(也包括大學生)社會責任意識淡化、艱苦奮斗精神缺失、意志品質軟弱,不能正確認識自己、他人與社會等等。因此,必須把“立德樹人”做為義務教育的根本任務,樹立以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適應社會需要為標準的教育質量觀。
3.“人民滿意的教育”應是“讓每個孩子都能成為有用之才”的教育。當今世界綜合國力的競爭,說到底是國民素質的競爭、人才的競爭。黨的十八大提出了建黨建國一百周年“雙百”目標,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這些目標與夢想的實現,迫切要求培養造就數以億計的高素質勞動者、數以千萬計的專門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創新人才。而現行的教育體制與教育評價制度,他們往往主要以學生考試成績來評價學校、評價教師與學生。學校、教師、學生沒有自主發展的時間與空間,不利于素質教育的實施和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培養,不利于讓每個孩子都能成為社會需要的有用之才。
二、怎樣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呢?
1.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必須加大對教育投入,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早在1993年,中國政府發布的《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中,明確提出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的支出在上世紀末占GDP的比例應該達到4%。然而,19年過去,這一承諾仍未兌現,直到2012年,我們才實現4%的目標,這是一個相當了不起的成就。只有真正加大對教育的投入,我們才能改善各地區、各學校的辦學條件,提高全國教師特別農村教師的福利待遇,提高教育教學質量,辦人民滿意的教育。否則,“堅持教育優先發展”只能是一句空話。
2.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必須“均衡發展九年義務教育”。義務教育是根據法律規定,適齡兒童和青少年都必須接受,國家、社會、家庭必須予以保證的國民教育。是我國教育的重中之重。當前,人民群眾對義務教育公平的渴望更加迫切,人民群眾對黨和政府提供均等化教育服務的訴求更加強烈,因此,我們必須強化各級黨委政府的責任,完善資源配置制度,促進教育資源困難地區和薄弱學校傾斜,逐漸縮小義務教育發展的城鄉差距、地區差距和校際差距。積極完善義務教育的資助政策,著力保障義務教育階段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殘疾兒童少年、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均等受教育權。
3.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必須堅持教育改革創新,全面落實素質教育。我們當前必須堅決破除一切妨礙教育事業科學發展的思想觀念和體制機制弊端,整體設計、系統推進改革。真正把“立德樹人”做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建立一系列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針對學校、教師、學生健全完善的教育體制和教育教學評價制度,著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4.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必須大力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教師師德水平與業務能力。教育大計,教師為本。一個好校長,就一個好學校;一個好老師,就有一批好學生。讓真正懂教育的人當校長,當愛教育的人當老師,應是教育之福。我們只有把教師隊伍建設作為教育事業發展最重要的基礎工作,著力建設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才能提高教育教學質量,辦人民滿意的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