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壯族自治區田陽縣縣委書記 韋正業
2017年10月12日08:09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在推進脫貧攻堅工作中,面對 “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的深度貧困現狀,各地方黨委政府往往會有這樣的感受:一些公共的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建設,只要通過集中的財力人力投入,基本上在短期內都會得到改變,但如何真正讓群眾既能安居,又能樂業,特別是能長期擁有穩定的收入,則讓人頭疼。破解這一難題,建立長效機制,關鍵是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要求,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
實踐證明,在脫貧攻堅戰場上,單憑一個部門孤軍奮戰、一個區域單打獨斗,難以見成效、見長效。換句話說,必須集眾心、聚眾智、合眾力,構建“大扶貧”格局。在這樣的大格局中,黨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尤為重要。
田陽縣因戶施策進行幫扶,一方面,通過各村黨支部組織有勞動力的貧困戶參與產業基地建設,獲得勞務收入;另一方面,通過一名“能人黨員”帶動10戶貧困戶,每戶承包10畝果園來參與管護,“以一帶十”,確保每家每戶有穩定收入。讓老百姓致富,干部僅憑一股勁不行,群眾僅“一廂情愿”也不行,只有組織領導、黨員帶動、黨群合力,才能攻破貧窮的堡壘。
黨組織不僅“授人以魚”,而且要“授人以漁”。技術是增收利器,對增強貧困戶的致富能力、實現持久發展大有裨益。為此,政府出資建立了培訓基地,讓貧困戶學習芒果種植管護技術,還聘請本縣的全國扶貧狀元、“農家課堂”講師等黨員“鄉土人才”組成技術先鋒指導團。黨組織為群眾帶來了技術,也不忘規范管理,在農林生態脫貧產業核心示范區成立了聯合黨委,下設基地管理黨支部、產業生產黨支部、技術先鋒指導團黨支部,實現組織服務無縫對接。
機制是長效的脫貧保障。田陽在實施易地扶貧搬遷和示范區建設運營過程中,為了讓貧困戶實現“從疑到信”“從愿到搬”“從等到干”的轉變,建立起結對幫扶機制?h處級領導干部每人聯系幫扶一個貧困村,一個機關黨組織結對幫扶一個貧困村黨組織,機關單位黨員干部每人結對幫扶3—5戶貧困戶。實行黨委負責制,邊宣傳發動、邊真抓實干,讓貧困戶到移民安置點和產業基地實地參觀,堅定了他們走出大山的決心。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把夯實農村基層黨組織同脫貧攻堅有機結合起來,選好一把手、配強領導班子。脫貧攻堅進入沖刺階段,不僅要確保班子配備強,更要在工作實踐中檢驗能力、考驗耐力。過去幾年,田陽以20萬畝農林生態脫貧產業核心示范區為引擎,集芒果種植、鄉村旅游、果蔬加工等產業為一體,努力實現綜合效益最大化,成效顯著;亟ㄔO還在進行,全部建成后至少吸納兩萬名農村勞動力,預計每戶年增收5萬—8萬元,群眾“搬得出、留得住、能致富”的目標值得期待。
能否如期脫貧要看黨組織領導,也要看黨員示范帶動!懊撠毠允怯舱讨械挠舱,必須付出百倍努力。”習近平總書記的指示告訴我們,作為人民的政黨、人民的公仆,惟有成為最有力的擔當,擺脫貧困才能成為現實。
《 人民日報 》( 2017年10月12日 05 版)
相關專題 |
· 縣區干部談黨建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