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樂山市沙灣區委宣傳部 楊長喜
2018年07月03日08:47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我教了半輩子的鄉村小學,花甲之年了,也和山里娃兒們一樣迷上了大千世界般的互聯網。掏句心窩里的話說,改變我對互聯網的偏見,引起我觸網的興趣,那是十年前的一件小事。
2008年初的一天,在老婆“吃了飯沒事撐的”埋怨聲中,我把當地一家三代人組成的文藝小分隊,自編自演服務相親的故事,以《家庭戲班》為題,在《人民日報》和人民網上發表了出來,頓時引起一陣轟動。老婆嚇一跳,我也吃一驚,周圍人更是投來異樣的目光,那可是上到中央下至地方的“紅頭子文件”園地,是發布世界動態、關注國家大事的官網!借老百姓的話說, 豈容民間陳芝麻爛谷子的凡人小事涉足!然而,偏偏我這篇講述布衣藝人故事的“豆腐塊”,竟然端上了國家重點新聞網站的盛宴!愛“烏”及“屋”,細品網文,內容琳瑯滿目,國家網關注民生、反應民意,一頭連著中央大政方針,一頭連著基層百姓,“上得廳堂下得廚房”,特別是她高屋建瓴的視角,理性和建設性的態度,端莊大氣的風格,令我對人民網的敬意油然而生!
俗話說得好,一旦愛上,長期難忘。自與人民網親密接觸后的日子里,瀏覽人民網幾乎成了我每天上網的首選。因為興趣和愛好,我點擊最多的是新聞中心和體育頻道,也經常閱讀理論頻道的“干部論壇”、“百家講堂”、“人民訪談”,看看大手筆們怎樣縱論天下大事、解讀國家政策、剖析百姓疾苦;最喜歡品味百姓故事,多愁善感的我,總是陪著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喜怒哀樂,細心研究美文的寫作技巧,經常為精彩章節拍案叫絕!知識日積月累,視野水漲船高,“總想寫點什么,整點名堂出來,鏡映拜師效果”的欲望日漸強烈。2011年夏,由中宣部指導,人民網、新華網等全國百家知名網站承辦的“紀念四川特大地震三周年”征文的消息,被我從人民網上獲悉。搜腸刮肚地尋思,手上壓秤的大材料沒有,刻在頭腦里的是,鄰村一對小夫妻的抗震故事總是揮之不去,很有點歌曲《十五的月亮》里的味道,“你拼命在災區的廢墟上,我流淚在三尺灶臺邊”。水到渠成,文從情生,很快,一篇題為《三哥和三嫂的故事》一氣呵成,很快,文章在網上發表,很快,我收到了獲征文文字類銅獎的通知。全家人還沒喜歡夠,“七一”前夕,喜從網降,我又從人民網上獲悉,為了給黨的九十周年賀壽,“偉大歷程”征文又在全國鋪開!勿需說古道今,不用揠苗助長,一篇一滴水折射太陽光輝的《拐爺的遺書》見網,情深意切地故事打動了情深意切的評委,喜出望外的我,收獲了人生中的第一個“金獎”。
為了隆重慶祝這個來之不易的金獎,表達對人民網的謝意,收到獲獎證書那天晚上,妻子張羅著要給我舉辦一次家庭慶功會,舉杯,祝賀,抱著證書合影后,我與妻子、兒子、兒媳達成一個君子協議:都把自己的電腦首頁設置成了“人民網”。
以后的日子里,我們家從信息權威全面的國家網上受益匪淺,妻子在上面收看電視劇和收聽戲曲,派出所工作的兒子回家就問,老爸,今天上網沒,哪起校車事故原因搞清楚沒?完了還不忘補充一句,要人民網上發布的權威信息哈,兒媳關心的是最近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關心點聚集在明年國家對房價的調控政策上,她想湊錢買新房,看啥時候下手合適,“得從正規渠道掌握準確信息,才免得吃了啞巴虧”。
沐浴著黨的陽光,吮吸著人民的乳汁,人民網傳遞大政方針,反映國情民意,人民網百姓情-----“骨頭永遠連著筋!”謹以此四川俗話,送上深情祝福!
相關專題 |
· 我和黨報黨網有個約會在線征集活動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