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新密市委組織部
2018年11月06日15:13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今年以來,新密市以鞏固黨在城市執政基礎、構建“全域化黨建”新格局、提升城市基層黨建質量為目標,突出街道社區黨組織核心地位,以轉理念、轉方式,抓基礎、抓機制為重點,以城市基層黨建促社會治理協同化發展為抓手,推動市、街道、社區、駐區黨組織“四方參與”,組織聯建、黨員聯管、活動聯搞、資源聯用、服務聯做的“五聯共治”模式,探索符合新密城市形態、發展階段的基層黨建工作新路子。
一、背景動因
2016年12月,新密市被列為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縣市,城鎮化率59.3%,城區常住人口25萬,流動人口5萬,城市社區以商品房、村改居和單位型社區為主,村改居社區27個,單位型社區19個。作為縣級城市,城市黨建可以說是一項全新的工作,近年來,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城市經濟社會結構深刻變化,給城市基層治理和建設帶來了諸多挑戰。一是理念相對陳舊、認識仍有差距。全市村改居社區比較多,城市發展水平較低,城帶鄉模式突出,二元化特征明顯,社區干部開展工作還延續著傳統農村黨建的理念。街道、社區和駐區單位歸屬感、共駐共建意識不強,習慣性思維導致關起門來抓各自的黨建,開放、互動、融合度不夠。二是服務體系不健全、群眾生活需求難以滿足。近年來,隨著城市經濟社會發展步伐加快,各類新興領域、新興業態不斷涌現,城市人口和外來人口不斷增加,越來越多的“單位人”變為“社會人”,群眾對生活質量的需求越來越高,而社區服務資源短缺、服務能力不足、服務力量薄弱,與日益繁重的城市基層黨建工作任務和群眾對美好生活向往的需求不相適應,一定程度上影響社區服務功能發揮。三是管理體制不理順、社會治理功能發揮不夠!吧厦媲l線、下面一根針”,隨著政府職能轉變,社會管理層級、職能、事務向社區延伸,社區經常性工作包括的大氣污染防治、信訪維穩等100多項,需開具證明60多項,承擔大量的行政化任務,導致社區沒有精力迫聚焦“抓黨建、抓治理、抓服務”的主責主業。
二、做法與成效
(一)抓好組織聯建,凝聚城市基層黨建合力。一是健全市級工作機制。成立由市委書記任組長的城市基層黨建工作推進組,建立區域城市黨建聯席會議制度,明確職責任務,定期研究部署工作,及時幫助解決難題。今年來,先后對社區綜合用房清查問題、社區代表大會建立、街道體制改革等問題進行了專題研究。二是完善街道“大工委”和社區“大黨委”。以街道黨工委、社區黨組織為基礎,吸納駐區黨政機關、派駐街道職能部門、“兩新”組織黨組織負責人等擔任街道社區黨組織兼職委員,組建城市區域化黨組織,統籌推動城市基層黨建工作。街道“大工委”聯席會議重點加強對街道公共事務的協調和監督,社區“大黨委”聯席會重點就社區公共事務、公益事業及居民反映強烈的難點熱點問題開展民主議事、民主協商。目前,4個街道聯合駐區91家單位建立大工委,46個社區聯合駐區199家單位建立大黨委。三是構建網格化黨建工作機制。進一步優化社區黨組織設置,結合社區特點和實際情況,設立社區黨委或黨總支,建立“社區黨組織+樓院黨支部+樓組黨小組”三級服務網絡,推動黨的組織延伸到樓院、樓組,實現城市黨建工作無縫隙、全覆蓋。加強資源配置和力量配備,鼓勵離退休黨員干部擔任黨支部書記、黨小組長,推動信息采集、矛盾化解、教育宣傳、服務救助等事務在網格解決。四是健全完善社區代表大會制度。建立完善社區代表會議制度,吸納駐社區單位、派駐街道職能部門、企業社會組織、自組織、居民代表等參加,社區代表名額一般不少于社區總人口的千分之三,在社區大黨委的領導下,對本社區群眾性的社區事務進行議事、協商、評議、監督。試點街道新華路先行一步,制定出臺《新華路街道社區代表大會管理辦法》等文件,對社區代表大會的組織架構、主要職責、運行模式等進行規范。目前,全市已選舉產生社區代表2029名,其中居民代表1597名、駐區單位代表192名、“兩新”組織代表121名。
(二)加強黨員聯管,激活黨員先鋒模范作用。一是抓實黨員日常管理。探索無職黨員“一編三定”,對無職黨員進行編組,定崗位、定責任、定獎懲,確定“10+X”的崗位服務模式,提倡將社區自管黨員、駐區單位在職黨員一同編組,按照一方隸屬、參加多重組織生活的原則,組織其參加黨組織活動。實施黨員積分管理,將黨員履行基本義務、發揮先鋒模范作用、日常行為規范、違紀違法情況等量化為分值,動態管理、量化考評,強化正向激勵。二是全面落實在職黨員到社區報到。按照“工作在單位、活動在社區、奉獻雙崗位”的要求,結合單位優勢、黨員特長與居民需要,組織駐區單位到社區認領服務項目,在職黨員到社區認領服務崗位,開展志愿服務活動,發揮在職黨員聯系服務群眾、推動社區建設、促進社會和諧的作用。與我市正在推進的“三城聯創”、居民服務、社區管理的突出問題相結合,社區初步提供服務崗位11個、服務項目22類。三是抓好特殊群體作用發揮。突出針對流動黨員、離退休黨員、年老體弱黨員等重點群體,通過活動載體和工作機制創新,促使其有效發揮作用。新華路街道黨工委聯合新密市老年體協健步走隊和社會各界近千名群眾,舉辦“赤子之心唱紅歌 千人健步慶華誕”活動,激發黨員群眾愛黨愛國之情;市委宣傳部71歲的退休黨員高冠松,主動發揮老黨員作用,積極協調解決和平街豫劇團家屬院解決院內的私拉亂建問題。
(三)注重活動聯搞,推動多方融合共建。一是開展黨建特色品牌創建活動。堅持“一社區一品牌”思路,新建社區重點加強對業主委員會、物業服務企業的引領,探索在小區物業上成立黨的組織,推廣“四點半課堂”“健身中心”等特色活動,強化溝通聯系,促進情感融合。單位型社區重點推進共建共管和多主體參與的社區服務社會化,著力加強民生保障、維護穩定等。“村改居”社區重點完善服務設施和服務體系,全面提升服務管理能力。新華路新惠街社區與駐區單位以七夕傳統節日為載體開展“情暖七夕、和睦鄰里”美食節活動;金鳳路社區與東方娃幼兒園聯合,由社區提供場所、幼兒園提供師資,共建“四點半課堂”,為社區子弟提供放學后托管、輔導服務,受益學生達210人次。二是聯合過好組織生活。持續深化“4+5”組織生活模式,依托“7+N”主題黨日,融合規范“三會一課”、組織生活會等制度,市委堅持“一月一主題”,鼓勵社區與駐區單位共同開展主題黨日。今年以來,結合村(社區)“兩委”換屆選舉、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等工作,先后明確“新支部、新使命,新思路、再出發”、“對照先進找差距,理清思路創新篇”、“群策群力查不足,獻言獻策促整改”等主題,駐區單位與社區黨支部共謀社區事務、共繪發展藍圖,形成推進城市基層黨建的強大合力。三是開展區域共駐共建。推動街道社區和駐區單位黨組織開展“契約化”共建,推動資源共享。在上海學習考察的基礎上,市委組織部印制《區域化黨建工作項目匯編》,倡導駐區單位與街道社區開展“手拉手”活動,著力培養駐區單位的地緣感情和參與意識,推動城市基層黨建一體化發展。商運街社區與人保財險新密支公司聯合開展“夏日送清涼活動”,免費為轄區70歲以上老人送西瓜、礦泉水;鄭煤總醫院免費為礦區辦事處50余名環衛工人提供“愛心早餐”,多年來從未間斷;幸福街社區組織沿街商戶為環衛工提供免費茶水供應點。
(四)強化資源聯用,筑牢街道社區黨組織戰斗堡壘。一是加強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建設。按照“每百戶40平方米的標準配建社區綜合用房”的要求,街道社區聯合規劃、城建、國土等職能部門采取邊普查邊督促移交的辦法,著力解決規劃中的社區綜合用房移交不到位問題。目前,已對2010年以來涉及31家房產企業的41個開發項目清查綜合用房2.86萬平方米,移交到位10405平方米,初步達成移交協議2820平方米。全市城市社區綜合服務場所統一使用“黨群服務中心”名稱,規范地標立柱和主標識,并與“中國社區”標識結合起來,突出黨建元素。二是充實社區干部隊伍。加強社區黨建工作力量,選派街道年輕干部到社區掛職鍛煉抓黨建,鼓勵引導現有社區干部報考社工師考試,加強后備干部培養。村(社區)“兩委”換屆結束后,市委第一時間對新任村(社區)社區黨務干部557人進行集中培訓,提升開展黨建工作能力和水平,儲備村級后備干部1113名,平均年齡33.9歲。三是加大經費保障。建立以財政投入為主,黨費補助、社會支持、單位贊助等輔助性的經費保障體系,每個社區每年辦公經費、服務群眾專項經費達到20萬元以上,有效緩解基層“無錢辦事”的困擾。
(五)深化服務聯做,全要素服務城市發展。一是增強社區服務能力。依托黨群服務中心,推廣“一站式”服務和錯時延時等,廣泛開展志愿服務、“微心愿”服務,積極組織在職黨員、“兩代表一委員”、黨員志愿者進社區開展服務,充實社區服務力量。幸福街社區為方便群眾活動,延長社區功能室開放時間至晚上21點,得到黨員群眾好評。二是發揮社區群眾性自組織作用。由街道社區黨組織牽頭,因地制宜組建文體活動隊、興趣小組等社區自組織,通過社區引導群眾性自組織開展活動,利用自組織把群眾重新組織化,提升社區黨組織組織力。目前,全市共排查出戲迷協會、健身舞協會、健步走協會等各類群眾性自組織、團體協會142個,成員3400多人。僅新華路健步走協會就把1100多名群眾吸納到了黨組織周圍。三是推進新興領域黨建與服務工作融合。在17個工商質監所設立非公經濟組織黨建指導站,強化完善工商局個體勞協對個體工商戶的黨建指導職能,明確非公企業黨組織組建率四個100%的工作目標(有正式黨員3名以上的企業、規模以上企業、“兩代表一委員”所在企業、“馳名商標”“著名商標”“市長質量獎”獲獎企業),著力推動黨的工作全覆蓋。
三、經驗啟示
(一)抓好城市基層黨建,必須解放思想、轉變理念,凝聚起全市上下抓城市基層黨建的共識。思想決定思路,思路決定出路。城市基層黨建是一個新命題,而不是新問題。抓好城市基層黨建,要堅持理念思路一起轉,機制方式一起轉,從社會治理的視角來思考黨建工作,自覺強化城市黨建意識,系統思維看待城市基層黨建,深刻把握城市基層黨建規律,切實轉變工作思路,推動黨的組織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組織資源轉化為發展資源、組織力量轉化為發展力量。
(二)抓好城市基層黨建,必須放寬視野、優化結構,建設素質優良的專業化社區工作者隊伍。社區工作者是社會治理和基層建設的骨干力量。要充分認識社區工作者隊伍建設是一個長期性、基礎性工作,突出梯次建設、分類培養和能力提升等舉措,健全內育外引、考核評價制度,加強正向激勵手段,用事業留人、用感情留人、用待遇留人,從源頭上解決社區骨干隊伍人難選、人難留的問題。
(三)抓好城市基層黨建,必須系統謀劃、上下貫通,形成無縫隙、全覆蓋的城市基層黨建工作體系。城市基層黨建不同于以往的街道社區黨建、單位黨建、行業黨建,它是一個綜合性的系統工程,需要加強系統謀劃,頂層設計。市委是“一線指揮部”,履行第一責任,街道黨工委是“龍頭”,履行直接責任,社區等基層黨組織是“戰斗堡壘”,履行具體責任。要通過黨建聯席會議、大黨委、大工委等載體,形成縱向貫通、橫向聯系的區域化黨建新格局,為實現共駐共建、互聯互動奠定組織基礎。
(四)抓好城市基層黨建,必須融合共建、互聯互動,構建組織聯建、黨員聯管、活動聯搞、資源聯用、服務聯做的“五聯共治”模式。城市在開放中發展,基層黨建也必須在開放中加強;ヂ摶、共建互補,是影響城市基層黨建的瓶頸問題。新形勢下,城市基層黨建涉及社區、駐區單位、“兩新”組織等多元主體,必須要遵循不同領域、不同行業黨組織的特點和規律,找到利益聯結和工作抓手,加強共駐共建;必須發揮黨組織的整合社會功能,善于用黨的資源撬動社會資源,求得黨建工作的最佳效果;必須以推進區域化黨建為方向,強化街道黨組織的統籌協調功能,強化利益聯結、資源整合和力量統籌。同時,創新覆蓋方法,提高覆蓋實效和質量,把各類組織凝聚到黨的周圍,參與區域共建共治共享。
(五)抓好城市基層黨建,必須以人民為中心、創新服務載體,推動城市基層黨建引領城市基層治理。基層黨建工作形式多樣,核心任務是服務群眾,做好群眾工作。抓城市基層黨建,要堅持以人為本,把提升居民群眾的“幸福感”作為城市基層黨建的價值取向,讓群眾從基層黨組織和黨員的服務中增強對黨的認同,通過貼心周到的服務,了解人,關心人,凝聚人。要強化典型引路,以點帶面,及時總結先進典型、先進經驗、先進做法,為推動城市基層黨建創新發展樹立標桿。要關心了解群眾訴求,健全完善需求菜單,以服務實現引領凝聚,最終獲得群眾認同。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