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19日08:45 來源:光明日報
“山路變坦途,家家戶戶住上了新房,村民們用上了互聯網,還學會了微信掃碼支付。”自2011年上任西藏山南市隆子縣玉麥鄉鄉長后,7年來,達娃親身感受到祖國邊陲玉麥點點滴滴的變化。“習近平總書記給卓嘎倆姐妹回信后的一年來,全鄉變化更快了,我們不僅要守護好國土,更要帶領邊境群眾富起來,過上美好生活!”
畢業于黑龍江省農業機械化學校的達娃是個80后。自小生長在拉薩市區的達娃第一次踏進玉麥鄉,才真正體會到了什么是艱苦。2011年,組織任命達娃為玉麥鄉鄉長。為了在大雪封山前進入玉麥開展工作,達娃提前在6月份就急忙上山,誰知到了日拉山頂,路還是被齊腰深的大雪擋住。當時,達娃心里想“就算是爬也要爬到玉麥”,于是他棄車步行,背著行囊、拄著棍子,深一腳淺一腳地走向玉麥。“就算大雪不封山,這里的群眾去趟縣城也要花兩三天時間,很不方便。”達娃說。
區域面積有數千平方公里的玉麥鄉,是我國人口最少的建制鄉,至2017年年底,全鄉才有9戶人家32位居民。因為被幾座海拔超過5000米的大山阻隔,自1960年設鄉以來,很長一段時間里,只有桑杰曲巴老人帶著兩個女兒——卓嘎、央宗生活在這里,被稱為“三人鄉”。達娃的到來,結束了玉麥鄉50多年來沒有公務員的歷史。
初到玉麥,首任鄉長桑杰曲巴父女3人放牧守邊的故事深深地感動了達娃。玉麥是有名的邊境鄉,邊境線長達79公里。轄區內絕大多數是無人區,群眾在發展生產,建設家園的同時,還擔負著守邊的重任。作為玉麥鄉的第三任鄉長,達娃深感責任重大。
為了準確掌握周邊的實際情況,達娃經常一個人、一壺水、一袋糌粑、一個睡袋行走在邊境上,用雙腳丈量實際邊境線。此外,他先后6次翻越平均海拔4700米的大小山口13個,徒步走進無人區,繪制了“玉麥鄉邊境無人區里程圖”。
由于氣候因素,玉麥不產一粒糧食,生活物資全靠外界運入,群眾生活貧困。“守好這片國土,首先要建設好家園。”2016年3月,達娃擔任玉麥鄉黨支部書記后,把建立堅強的基層黨組織作為帶領群眾治窮致富的首要任務,成立了玉麥村黨支部,打通了為民服務的“最后一公里”。
通過黨組織帶領群眾發展副業,群眾在放牧守邊的同時,開起了家庭旅館、商店,跑起了運輸,還辦了養豬場。隨著國家實施固邊富民戰略,2011年玉麥鄉路通了,村民收入不斷增加。“到去年年底,玉麥鄉人均年收入達5萬余元,遠超全區平均水平,其中政策性收入占30%以上。”達娃說,“隨著商品流通量加大,群眾經營性收入、牧業收入、運輸收入、手工藝收入還會進一步增加,群眾的日子越來越好。”
“國家的興邊富民行動,是我們建設玉麥的根本動力。”達娃通過正在實施的邊境小康村建設,積極爭取資金178萬元,開展了安居工程、興邊富邊等建設項目,升級了鄉政府所在地的主干道,對全鄉9戶人家的住房進行了改造,新建改造放牧點4個,解決了群眾出行難、居住難、放牧難等問題。
玉麥,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發展、變化。達娃說:“習近平總書記的回信,讓全鄉干部群眾深感振奮。我們一定會繼續帶領玉麥干部群眾守邊固邊,發展經濟,守好祖國疆域上的一草一木,創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記者 尕瑪多吉)
相關專題 |
· 新時代擔當作為典型風采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云”